速讯:把游戏商战拍出谍战爽感!这部豆瓣8分+的政治惊悚片,竟然这么丝滑好看?
【版权申明:本文为@影吹斯汀 独家原创稿,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袭or转载,违者必究!】
最近院线上映的游戏改编电影不少,“龙与地下城”、“超级马力欧”等经典游戏都挨个与观众见面,引发了游戏圈的一波观影小热潮。也是这几天,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,讲述游戏界商战故事的好莱坞流媒体新片——《俄罗斯方块》释出了资源,并在豆瓣上拿下8.1的高分。
(资料图片)
作为游戏史上最成功的游戏之一,“俄罗斯方块”的游戏大家估计没玩过也都听说过,简单、上头、解压,还带着几何美感,是几代人的共同回忆。
不过,影片并非拍游戏本身的内容(一个休闲小游戏也没法儿拍成电影),而是聚焦上世纪八十年代,这款游戏通过各大平台(掌机、游戏主机、电脑、街机)风靡全世界前,意想不到的商业版权大战。
这其中有金钱利益的博弈,也有政治局势的风云诡谲,过程之曲折,情节之精彩,不亚于其他冒险类游戏里的闯关打怪,是一部可看性很高的惊悚爽片。
影片由“王牌特工”系列的导演马修·沃恩担任制作人,《王牌特工》里的“特工小子”塔伦·埃哲顿担任男主,饰演名为亨克·罗杰斯的荷兰籍游戏设计师,展示他所经历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游戏界风云。
那时欧美电子游戏产业蓬勃发展,任天堂、雅达利、世嘉几大游戏公司接连推出了爆款游戏,竞争非常激烈。
正在推销自家小公司游戏的男主,在美国的一个消费电子展上发现了一款名为“俄罗斯方块”的游戏,随便试玩了一下就被迷住后,看中了它的流行潜力,决定寻求任天堂公司的资金,拿下游戏版权。
但这款游戏的版权归属却异常复杂,它由一位平平无奇的苏联体制内程序员开发,因体制原因,游戏版权不归他个人,而是得收归政府,最终划分给经贸部的电子设备联合会管理。
男主为了获取游戏的全球发行版权,不得不跨越千里跑到冷战期的苏联,跟和他一起竞争游戏版权的英国商人、图谋不轨的苏联特工、油盐不进的苏联经贸部官员,展开一场惊险的商业较量。
影片最大的特色,也是最强的看点,就是用谍战片的方式,在政治惊悚的总体氛围下,拍了一个为金钱利益、为游戏事业而疯狂的商业故事。
片中男主的想法很单纯,除了抓住商机挣笔钱、让好游戏风靡世界,就没别的野心,是个实在的技术派商人。他本人也像超级马力欧一样精力无限、百折不挠、闯关劲头十足,算是一个有韧性的行动派。
但他所置身的历史时局——美苏冷战对抗,戈尔巴乔夫领导的苏联政府处在崩溃前的极度收紧,让一件本来可以只谈钱和商业规则的事情,变得繁琐、复杂乃至黑暗。
当一个游戏的版权变成了一个扰乱世界政治格局,危及多人前途命运的“炸弹”时,影片因此拥有了很强的戏剧性和传奇感,吊起观众胃口。
影片使用游戏闯关+冒险夺宝的模式,围绕游戏版权这一终极“宝物”,设置了好几组针锋相对的人物关系,和斗智斗勇斗人心的重重关卡,把一场版权交易拍出了抓人的刺激感。
在这一出夺宝斗争中,男主的第一个对手是来自英国的游戏发行代理人罗伯特·斯坦恩。他是首位和苏联经贸部签订版权合同,把游戏带到欧美国家的外国人。男主能够在美国展销会上玩到游戏都得益于他的引进。
但这个英国代理人在签订合同时犯了个大错误,没有确定游戏在不同平台上(街机、掌机、电脑等)的版权细节,也没有明确每卖出一份游戏后的版税,导致整个游戏代理行为都存在盗版争议,给苏联经贸部留下了重新拟合同、选代理商的机会。
其次是跟男主竞争的同行公司镜像软件。掌管这家公司的英国父子有钱有势,曾在英国代理人那里买过版权,也跟苏联高层,乃至戈尔巴乔夫都有关系,在版权争夺中占据人际上风。
对比有合作经验和人际关系的两个对手,男主虽背靠任天堂这个大公司,但实地操作起来还是单枪匹马,受限颇多。没时间走流程办理商务签证,只能顶着旅游签,冒着可能犯罪的风险拜访苏联经贸部。
没有别的关系可攀,没有旧的合作交情可念,男主在谈判桌上,只能完全亮出自己的底牌,以相对优厚的金钱条件和百分百的交易诚意,打动这个政治忠诚第一,其他靠边站的政府行政机构。
商业领域的谈判竞价并不是唯一的困难,在苏联做资本主义世界的生意,还需要承受政治局势的压力,以及内部贪腐势力的阻碍。
男主一入境,苏联克格勃的特工就跟踪监听上了,还给他身边安插了人手。
到了苏联,同样喜欢游戏和编程的男主和设计游戏的程序员小哥聊得颇为投机,但这一切都没有办法正大光明地进行。他们的每一次对话,每一次拜访,都被程序员小哥安排得极为小心谨慎,很正常的业务交流,无奈变为反侦察、反跟踪的小课堂。
程序员小哥的“过敏”反应,从日常细节展现了无孔不入的高压政治气氛,成为整个故事盘踞不散的惊悚阴影。
另一边,苏联克格勃秘密特工虽然没法明晃晃对着外国友人下手,但却有庞大的权势教训、惩罚本国同胞。因为收受了英国游戏公司的贿赂,他们暗自用武力和政治威胁经贸部签订合同的官员,教唆他们放弃男主提供的条件更为优渥的合同。
这一无法为男主所左右的政治势力,让这个本就不乏竞争的商业合作变得更加前途未卜,加剧了商战的紧张感。
而且,特工间谍片里的名场面,如安插卧底、秘密传文件、街道追车、机场查人,也在片中应景出现。套路是套路,但胜在用得恰到好处,能够把紧张情绪钩起来,引向故事的大高潮。
8-bit像素风格的剧情信息介绍和画面转场,则颇具复古游戏感,增加了视觉的趣味性。
介绍几位主角的时候,影片特意附上了player1、player2这样的标签;每个大情节开始前,都会有第一关、第二关之类的章节划分,把游戏的关卡模式套用在剧情里,让游戏玩家看着非常亲切,在紧张刺激的大氛围中,还带着游戏的活泼感。
配乐方面,则把一些苏联老歌做了变奏,还使用了经典电子游戏配乐(包括俄罗斯方块开局旋律),从听觉上也能感受到两种社会氛围的对撞(一个是红色苏联,一个是流行娱乐的西方世界),有一定巧思。
通过这样一个游戏版权争夺的故事,影片也展示了苏联解体前诡谲多变的社会风貌,勾勒出大厦将倾前社会各阶层、各职业人群的心境与选择。
在国家摇摇欲坠、腐败不堪的时刻,面对西方世界的金融诱惑,反派克格勃高官决定用权力最后捞一笔;经贸部的官员试图遵循商业法则达成利润最高的交易;程序员小哥则是一个光荣而勤劳的人,渴望过上自由创作、不被体制收缴一切的生活......
这些想法有的正义有的卑劣,都展示了一个时代结束前剧烈的社会价值震荡,看着很有戏剧性、令人唏嘘。
整体酣爽紧凑之余,影片也有一些套路、刻板、乱来的地方。
一些看过同时代纪录资料的观众就表示一些情节演绎已经脱离史实,对苏联形象的刻画完全落入好莱坞电影的刻板印象,比如只要是在苏联的场景,必然是压抑灰暗的阴间色调(欧美西方世界就是明亮、温暖);是个外国人到了苏联就要被一脸坏相的克格勃特工监听跟踪......一些意识形态元素加塞得明显又刻意。
而且,影片部分剧情也戏剧化得有些离谱,比如一个游戏版权竟然能够惊动到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;克格勃大反派在谈判现场质问英国商人,贿赂他的巨款为什么还没有到账,英国商人居然还交代了实情,让众人破防......也是特别蠢的自爆。
作为一部娱乐商业片,《俄罗斯方块》的政治惊悚体验可能不如《逃离德黑兰》来得猛烈和身临其境,但它也确实把一段可能没那么有趣的商业历史讲出了趣味和特色。
影片也和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韩片《摩加迪沙》类似,都能从一个小的个体和切口入手,展示社会时代的大风貌,其过程又不乏惊心动魄。这种丝滑爽片,夸张(假)是夸张(假)了点,但也是观众随时随地都需要的娱乐良品啊。
(文/motion)
标签: